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

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仅有神经调节?

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仅有神经调节?
很多教辅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仅有神经调节,其实不然,我们以2008年广东文科基础第74题为例。
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 
答案是B而非D,原因分析如下: 
    一、
    杨秀平主编的《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明确指出:"动物最主要和最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二者分别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的改变来调节代谢产热过程。如果动物被暴露在寒冷之中,它将随意或不随意地颤抖,以增强产热。此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加,同时增加摄食量。如果动物长期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体温升高。若动物长期处于热紧张状态,会通过降低甲状腺的功能,使基础代谢下降,此时摄食量下降、嗜睡以减少产热。"由此可以得出,在高温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等激素还是参与体温调节的,只是通过分泌量的减少来减少产热。因此,在高温环境中,机体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以增加散热;一方面通过减少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以减少产热,二者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平衡。
二、
站在高中生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分析,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在环境温度低时分泌增多,环境温度高时分泌量是不是还多?相对要低吧!至少不多吧!需要时多不需要时少或者不多,难道这不算调节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