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石嘴山市高考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生物部分)卷二
胡占贵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0~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禽流感病毒为单链RNA病毒,编码10个病毒蛋白,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病毒组成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有种群
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宿主细胞
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D.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据CCTV-1 报道,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从怀孕妇女胎盘的羊水中发现的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后生成了多种人体器官组织,如骨骼、血管、肌肉、神经以及肝脏等。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证明了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从羊水中提取的干细胞与由其生成的肌肉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一样
C.这些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的形成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结果
D.这些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时不能进行脱分化
3、基因兴奋剂是指向运动员体内导入新基因;从而改善运动员的耐力等运动能力,如将促红细胞增长素的基因注入马拉松运动员体内,运动员就可轻轻松松跑完全程,并突破2 h大关。这项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4、如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3 2 1 4
B、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若1为X染色体,则3为Y染色体
D、若1上有一个A基因,则在3的相同位置可能是A基因或a基因
5、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将它们置于某一相对独立的环境并通过实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右图表示A、B在120 d内的种群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A作为被捕食者,营养级较低,所含总能量多且个体一般较小,故总个体数较多
B.B的突然增加,A会由于被大量捕食而减少,而B由于缺乏食物也会减少
C.在第17天时比在第90天时能量传递效率高
D.实验条件下,两者分别在106 d和120 d后死亡,与自然条件下一致
6、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伴X显性遗传
B.II4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III 2的旁系血亲有4人,其中含III5
D.若II 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III1与III4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2。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0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28、(18分)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9分)下面是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是机体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其通过 ⑦过程可以分泌的激素主要有______ (答一个即可)。
(2)图中⑨所示的过程反映了激素d对下丘脑和垂体的 ______调节,通过这种调节,使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3)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是由激素a、b、c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其中表现为协同作用的是______,表现为拮抗作用的是______。
(4)若人长时间不饮水,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位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会增强,一方面,此器官会将兴奋传递给______,形成渴觉,促进喝水;一方面又会刺激垂体释放______激素,促进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所以血浆渗透压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多选) .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神经一体液调节
Ⅱ、(9分)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农业要求的新品种,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
A.高秆、抗锈病纯种小麦
B.矮秆、不抗锈病纯种小麦
C.高秆、不抗锈病纯种小麦
以上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锈病(B)对不抗锈病(b)为显性。
非生物材料:自选
要用最快的方法得到所需品种,则:
①所选择的生物材料是______ (填写代表生物材料的字母)。
②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③希望得到能应用于生产的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
④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______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的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______,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
(3)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某种理想性状?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1)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13分)以下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
(1)请将下列实验名称与材料、试剂、用具的对应关系用连线表示,每项只准选择一次
实验名称 | 材料、试剂、用具 |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 黑藻 斐林试剂 碘液 载玻片 乙醇 |
(2)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画滤液细线要注意的事项是 ;为了防止丙酮和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在研磨和层析分离时应当分别采取的操作措施是 、 。
(3)某同学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答题卡绘图区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Ⅱ、(8分)健康人尿中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若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称为蛋白尿。除了肾脏疾病和累及肾脏的其他疾病会引起蛋白尿外,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也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临床上常用双缩脲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尿中蛋白质。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对比验证你在某次剧烈运动后出现蛋白尿。
实验原理:蛋白质有两个以上肽键,因此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而产生紫色,且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
实验步骤:
1.
2.
3.
实验结果预测:
。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4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燕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四例)
(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长的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豆腐就是毛霉等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照其状态称为________培养基;含有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4)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其培育过程是: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普通邮票一半大小的活细胞样本,膀胱从外到内是由三层构成,即肌肉、胶原质和膀胱上皮。研究人员将活细胞样本中胶原质剥下,将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约一周后将这些细胞放在一些海绵形状的可生物降解的由胶原质制成的"支架"上继续培养,再过7周左右,原先的数万个细胞已经繁殖到15亿个左右,布满"支架",膀胱上皮在内,肌肉在外。医生将"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这样新器官会继续生长并与老器官"重组"取代老器官中丧失功能的部分。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属于细胞工程中的 ,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其培养基的主要不同点是含有 。该过程属于 代培养。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的活细胞样本,在培养之前,需用 酶处理,以分散细胞。
(2)b过程由数万个细胞繁殖到15亿个细胞是 的结果,由这些细胞再形成肌肉和膀胱上皮的过程要经过 。
(3)新器官与老器官的"重组"是否会导致基因重组?为什么? ;
。
(4)"新膀胱"移植后,是否会引起免疫反应?为什么?
。
2009年石嘴山市高考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生物部分)卷二
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21小题,第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第小题6分,共78分。
1、C 2、 A 3、 B 4、D 5、D 6、D
28、(18分)
Ⅰ、(9分)(1)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出其中之一且正
确即得分)
(2)反馈(或负反馈)
(3)a和c a与b (4)下丘脑 大脑皮层 抗利尿 BE
Ⅱ 、(9分)(1)①A、B②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③aaBB④1/4
(2)多倍体育种 秋水仙素
(3)不一定,因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29(21分)
Ⅰ、(13分)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课本中的实验知识,贴近课本,贴近实际,非常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有利于教学。
答案:(1)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碘液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乙醇
(2)尽量细和直,等干燥后再重复画。要研磨时要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层析是要及时盖上盖。
(3)画图时用铅笔,有分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形态、数目要对。
Ⅱ 、 2,4,6
(8分)试题分析:本题以课本中的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原理为基础,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4,6
答案:步骤1:取两只试管并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然后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自己在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各2ml。步骤2:先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并摇均匀。再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4滴l双缩脲试剂B,并摇均匀。步骤3:对比观察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预测:1号试管中的溶液为浅蓝色或稍带淡紫色,2号试管中的溶液为更深的紫色。
(二)选考题: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青霉、酵母菌、曲霉、毛霉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多肽、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脂肪酸
(3)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避免被杂菌污染 固体(1分) 碳源、氮源、无机盐
(4)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使腐乳有醇香味
(5)瓶口被污染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血清等 原 胰蛋白酶原
1,3,5
(2)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3)不会 新器官与老器官"重组"遗传物质未改变,没有发生基因重组
(4)不会 用于移植的膀胱是由接受移植者的体内细胞培育产生,HLA抗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