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的生长开始于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过程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吸胀是干种子内的蛋白质、淀粉等亲水物质吸水膨胀的物理过程。不同作物的种子所含有机物的种类不同,吸胀力也不相同。一般是蛋白质含量高的种子,吸胀能力最强;含淀粉为主的种子稍差;含脂肪较多的种子吸水最少。
吸胀的种子由于含水量增加,酶活性增强,胚乳或子叶贮藏的营养物质发生分解,并合成新的、复杂的有机物以构成新细胞,使胚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加大,当胚的体积大到一定程度时,胚根首先顶破种皮而出,这就是萌动(又称露白)。
种子胚根伸出后,立即向下伸入土层,固定于土壤,此时胚根已能吸收土壤水分,接着长出胚芽。当胚根的长度等于种子的长度或胚芽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时即为发芽。胚芽继续向上顶土,最后突出地面,这就是出苗。出苗后,子叶或幼叶遇光变绿,能进行光合作用。当种子内贮藏养分逐步分解耗尽,新生根系和叶子进一步生长,功能逐渐强盛与完善,幼苗由异氧转变为自养时,整个萌发过程才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