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探究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提出问题:本实验的原理是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就可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从而可以发生渗透作用。渗透系统建立的条件为:需要半透膜,且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水势差)。
  作出假设:水分子总是从水势高处向水势低处移动。
  设计实验方案
1)
每种溶液各制一张装片,比较细胞的质壁分离的数量与程度的。
2)
通过引流方法,观察细胞有无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
3)
把溶液滴在载玻片上,观察其表面张力或观察溶液在试管内液面的凹陷。
  实验探究:学生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发生的变化。
  得出结论:水分子总是从水势高处向水势低处移动。
  交流反思:请学生分析自己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很多学生谈到了实验过程中比较心急,引流之后没有等待足够的时间,便早早的下结论,导致实验结论的错误。这些失败的教训也是他们的收获之一。通过这些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此实验原理的理解。
  讨论
教师在课堂讲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把教材中有关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向学生概要性的、引导性的讲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实验过程中去;教师不能满堂灌,要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允许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不要急于下结论,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从而真正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实验是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研究情绪高涨,教师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学生亲手操作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提高。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意识明显增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