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3日星期一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植物的生长开始于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过程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吸胀是干种子内的蛋白质、淀粉等亲水物质吸水膨胀的物理过程。不同作物的种子所含有机物的种类不同,吸力也不相同。一般是蛋白质含量高的种子,吸胀能力最强;含淀粉为主的种子稍差;含脂肪较多的种子吸水最少

吸胀的种子由于含水量增加,酶活性增强,胚乳或子叶贮藏的营养物质发生分解,并合成新的、复杂的有机物以构成新细胞,使胚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加大,当胚的体积大到一定程度时,胚根首先顶破种皮而出,这就是萌动(又称露白)。

种子胚根伸出后,立即向下伸入土层,固定于土壤,此时胚根已能吸收土壤水分,接着长出胚芽。当根的长度等于种子的长度或胚芽达到种子长度一半时即为发芽。胚芽继续向上顶土,最后突出地面,这就是出苗。出苗后,子叶或幼叶遇光变绿,能进行光合作用。当种子内贮藏养分逐步分解耗尽,新生根系和叶子进一步生长,功能逐渐强盛与完善,幼苗由异氧转变为自养时,整个萌发过程才宣告结束。

 

2010年9月2日星期四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为什么要用B液?为什么需要这样一种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实验 用到了A液和B液 A液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液 B液是乙酸/乙酸钠溶液 
 
A液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液 是染色剂(给上面的DNA和RNA染色,让它在显微镜下得于看清楚)  B液是乙酸/乙酸钠溶液    是稳定剂(控制PH值)    细胞质呈现红色(RNA在细胞质中),细胞核呈绿色(DNA多在核仁中,也就是细胞核)。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处暑

睡眠的生理基础是营卫运行;人的寤寐变化是以人体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气)、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功能的气)的运行为基础,其中以卫气运行最为相关。《灵枢•卫气行》曰:"卫气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夜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而《灵枢•营卫生会》也有相同得说法:"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里说的"起"指起床,止即入睡。由此可见,当卫气行于阴时则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形静而入寐(人体进入相对静止状态而欲睡);行于阳,则阴气尽而阳气盛,故形动而寤起(人体进入动态而睡醒)。所以说人体的睡眠与清醒是受心神的指使,神静则寐,神动则寤;情志过极则难寐。

  秋季养生之所以强调保证睡眠时间,是因为睡眠有很好的养生作用。马王堆出土的《十问》医书中说:"夫卧非徒生民之事也,举凫、雁、粛霜(鷫鸘)、蛇檀(鳝)、鱼鳖、耎(蠕)动之徒,胥(须)食而生者,胥卧而成也……。故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可见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离不开睡眠。也就是说没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具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古代养生家说:"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认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是符合养生学的观点的。另外,古人在睡眠养生法中还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侯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即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二、处暑保健:

  保健原则:滋阴润肺,健脾安神

  保健茶饮

  秋菊清心茶(女士)

  材料:杭菊5g、麦冬5g、百合5g、红茶叶一小撮。

  作法:热水冲泡,10分钟后代茶饮。

  效用:清肝泻火,滋阴润燥,宁神养心。

  参麦茶(男士)

  材料:西洋参2克,麦冬2克,红茶叶一小撮

  作法: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10分钟后代茶饮。

  效用:滋阴生津,暖胃安神。

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西红柿炒鸡蛋的九大神奇功能和效果:

西红柿炒鸡蛋的九大神奇功能和效果:

  1、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居蔬菜之冠。其中含有的维生素C、糖类和芦丁等原料,具有抗坏血病、润肤、保护血管、降压、助消化等做用。

  2、番茄红素含有对心血管具有保护做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能减少心脏病得发作。

  3、番茄红素具有特别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使脱氧核糖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坏,能阻止癌变进程。西红柿除了对前列腺癌有预防做用外,还能有效减少胰腺癌、直肠癌、喉癌、口腔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危险。

  4、番茄含有维生素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能和效果,对高血压、肾脏病人有特不错得辅助治疗做用。多吃番茄具有抗衰老做用,使皮肤保持白皙。

  5、西红柿中得尼克酸能维持胃液得正常分泌,保进红血球得形成,有利于保持血管壁得弹性和保护皮肤。食用西红柿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也有帮助。西红柿多汁,可以利尿,肾炎病人也宜食用。

  6、鸡蛋是自然界得一个奇迹,一个受过精的鸡蛋,在温度可以得机会下,没必要从外界补充任何养料,就能孵出一只小鸡,这就足以说明鸡蛋的营养。

  7、鸡蛋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突出优点是,鸡蛋含有自然界中最优良的蛋白质。

  8、鸡蛋中含有丰富的DHA和卵磷脂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非常大的做用,能健脑益智,避免老年人智力衰退,并可改变各个年龄组得记忆力。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吃一个鸡蛋。

  9、鸡蛋炒西红柿是营养素互补得很不错实例。在丰富营养的同时,还具有健脑抗衰老的作用。

  有实验证明,鸡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取得了出人意料得惊人成效。鸡蛋中含有较多得维生素B2,它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也都具有防癌做用。鸡蛋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做用,蛋黄中得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再生!

  保留最佳营养 西红柿炒鸡蛋5大窍门

  西红柿炒鸡蛋第1大窍门:

  通常咱们用两鸡蛋配上这么大微型西红柿两个。鸡蛋和西红柿得比例非常主要,要是西红柿少了,炒蛋吃起来能感觉味道不足、油腻、干涩;西红柿多了能太酸、汤水太多、不能尽兴吃到炒蛋。不错得原料搭配不可靓味得基础,而且是营养均衡得保障。

  西红柿炒鸡蛋第2大窍门:

  打鸡蛋得时候咱们要小心办法,"要狠狠的打"打鸡蛋时,要用力多打一能,要逐渐加快速度,筷子尖要每一下都刮到碗底,要让筷子尽可能多地浸在鸡蛋里,到每次筷子在碗口外运动时,几乎全部鸡蛋都跃出了碗口平面,并且停住打蛋时,鸡蛋表面有很多泡沫,这才可以算鸡蛋做行了。

  西红柿炒鸡蛋第3大窍门:

  炒鸡蛋时要多加油,油要热。要在锅中倒入和鸡蛋一样多得油,等油烧热再把鸡蛋倒入锅内,倒鸡蛋前,把油锅摇一摇,让油敷满锅底,这么就不能让鸡蛋粘在锅壁上了。倒鸡蛋要延着油和锅壁得边缘很多倒入。鸡蛋入锅后要立即用铲子或筷子快速搅动鸡蛋,这么可以使全部鸡蛋都吸收足油脂,都受到油得高热。

  西红柿炒鸡蛋第4大窍门:

  在炒西红柿得时候咱们可以加点糖。这么可以中和西红柿得酸味,口感更好。而且要利用西红柿汁水得滋润,在切西红柿时,尽量切成橘子瓣大微型块,这么才可以获得非常多得汁水。

  西红柿炒鸡蛋第5大窍门:

  先关火,并且最后出锅时才加盐,正是西红柿炒鸡蛋得一个密技。您能发现,当您把菜端到桌上,番茄刚好释放出了足以得、恰到好处得、味道纯正得新鲜汁水!

  西红柿怎样做营养会流失?

  与食用生西红柿相比,人们食用加工后的西红柿,更能提高血中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的浓度。这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番茄细胞的细胞壁,从而增加了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的释放。此外,西红柿在烹调的过程中,常会用到花生油、色拉油等植物油,而这些油脂将帮助西红柿将番茄红素等脂溶性抗氧化剂自然释放出来,充分发挥抗氧化作用。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加热后,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会受到损失,但是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剂含量却明显上升。

  因此西红柿炒太久营养会流失,烹调时应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以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做菜时盖严锅盖,再稍加些醋,能保护其避免被氧气破坏。

  熟吃西红柿比生吃西红柿的总体营养价值要高。此外,西红柿皮中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因此,在食用时最好不要弃皮不食。

  西红柿这么神奇,是什么决定了西红柿的营养?

   西红柿颜色越红营养越高。

  西红柿品种、颜色、成熟度、甜度,甚至生产季节的不同,都是决定其中番茄红素含量的重要原因。黄色品种的西红柿中番茄红素含量很少,每100克仅含0.3毫克;红色品种的西红柿则含量较高,一般每100克含2-3毫克,最高能达到20毫克。一般来说,西红柿颜色越红,番茄红素含量越高,未成熟和半成熟的青色西红柿番茄红素含量相对较低。市场上还有一种粉红色的西红柿,番茄红素的含量也不如红色的高。

  番茄红素的含量与西红柿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是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越是不甜的西红柿,其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此外,夏天生产的西红柿中番茄红素含量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夏天阳光充沛、光照时间长,会让番茄红素的含量大大增加;而冬天温室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番茄红素的含量比较低

高温天气要防四种病

昨天,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高温天气防病预警,提醒市民注意预防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和中暑、心衰等。  肠道疾病:高温环境下,急性胃肠炎患者明显增多,多是因食用不洁食物、腐烂变质食物或者过凉食物引起的,常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

  呼吸道疾病:多是因空调房内或直吹电风扇受冷引起感冒。人们从户外热环境回到室内一定先把汗擦干,大汗淋漓时更不能直接吹冷风,否则人体的汗毛孔会突然关闭,很容易感冒。

  中暑:天气闷热,许多人出现了恶心、头痛、头晕、表情淡漠等中暑症状。建议: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喝温水,以缓解症状。注意不能喝凉水,也不能将冰冷的东西贴敷在额头,冷水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循环更加不畅,加重症状。  心脑血管疾病:热天脑血管病患者大增,多是由于高血压患者没有及时调整降压方案而引发的。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体内血容量减少,血压容易低,易出现脑供血不足、脑梗等现象。专家建议,有条件的市民应尽量把家中的空调同时打开,以减少房间温差;有心梗病史的市民不妨每天称一下体重,如果2天至3天内体重突然增加两三斤,即可能是发病征兆,应高度警惕。出现胸闷胸痛也应马上去医院急诊。

2010年7月3日星期六

转发关于参加《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区克分区联赛》的通知

全区各中学、职业学校:

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区克竞赛及其分区联赛活动(简称NOIP),是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协领导、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科技竞赛,竞赛的目的是有效地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和学习技能,为早期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此项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定于今年1011月举行。经省竞赛委员会研究决定,我省继续参加第十六届(NOIP2010)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和竞赛形式

1、参赛对象2010年的在校中学生,或中等专业、技工学校、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学生。

2、分组:竞赛按水平分为提高组和普及组(提高组相当于高中水平,普及组相当于初中水平),初中学生可报提高组,高中学生不得报普及组。

3、竞赛形式: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次进行。初赛为笔试,复赛为上机编写程序,其程序设计语言为PASCALC/C++。初赛在各地()设点举行,复赛由省竞赛委员会统一安排。

二、竞赛时间和竞赛内容

1、竞赛时间:全国统一于20101016举行初赛,20101120举行复赛。

2竞赛内容:竞赛内容详见附件1—《分区联赛竞赛大纲》,全国统一命题。

三、竞赛组织办法

1、全省竞赛统一由省竞赛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碑林进校信息部负责我区竞赛的报名、组织初赛考试等工作。

2、报名以学校为单位,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参加者必须是2010年在校的学生,名额没有限制,有能力的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报名时每人应交纳报名费25元。

3报名时填写统一格式的报名表(见附件2),要求数据准确,内容全面,报名表中的"年级"一栏,应以2010年学生秋季入学的年级为准,并以EXCEL文件格式发往邮箱zhangyahong369@126.com,邮件主题及附件名称请注明参赛学校。报名截止日期为2010915

四、奖励

1、竞赛结束后,按初、复赛成绩在提高组和普及组分别评选出陕西赛区个人一、二、三等奖,并对组织参赛人数多、辅导工作扎实、成绩突出且能积极参与省竞赛委员会各项活动的辅导教师颁发优秀辅导员奖。

2、评选先进地(市)组织奖和优胜学校团体奖。

3、对获奖学生,省竞赛委员会将集中培训,从中选拔出参加2011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陕西代表队的选手。

4、凡在分区联赛中获奖的学生将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规定,享受保送升入大学、免会考和中考加分的待遇。

 

联系人:史景斌 张亚红

E-mailzhangyahong369@126.com

联系电话:81011050

1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竞赛大纲

2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区克分区联赛陕西赛区报名表 

 

 

 

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

201072

2010年6月29日星期二

医学专家质疑晨练有害健康  


    
  
  英国的运动科学研究人员近日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称晨练可能会增加人患传染病的可能性。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运动科学系的研究发现,人体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皮质醇在早晨的分泌量要大大高于傍晚,同时能够抵抗细菌、病毒的唾液和免疫抗体在早晨的流量也较低。因而他们得出结论:人体生物钟对免疫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早上是人体最虚弱、最容易被病毒和细菌侵袭的时段。
  因此,最佳的锻炼时间应该在傍晚,因为这时人的免疫力最强,不会让疾病在人们因运动而疲劳的时候乘虚而入。
  专家把脉:华山医院康复科吴毅副主任表示,我国在康复医学方面一直有着大量研究,其中并没有充分证据能够表明晨练可能有害健康,所以他们对英国的这项最新研究持怀疑态度。对于人们选择锻炼的时间,吴医生认为不同的人群生活习惯不同,所以我们提倡因人而宜。例如,老年人在清晨处于刚刚苏醒状态,各方面生理机能较好,所以进行晨练有益健康;而上班族由于早晨赶着上班,比较忙碌,所以一般下班后锻炼为宜。 

下面是对"吃什么补什么的"看法:
这个说法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的说是或者不是的问题。比如说,唐朝医家孙思邈曾经用羊的甲状腺来治疗"大脖子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碘缺乏性地方性甲状腺肿")获得效果就是被中医广为传诵的"吃什么补什么"的例子。并认为这是"朴素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然而,事实上,这个问题的实质却可能是类同于在没有了解确切病理生理机制的情况下,采用试探性方法而碰巧获得成功的例子,本身并不具有多大的思想推广性。属于一种纯粹经验性的结论,也就是说对该情况有效,但并不对所有情况有效。如果将其外推,就会得出很可笑的结论,如"吃猪脑花补脑"等,对大多数人来说吃猪脑非但不能补脑,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脂类,胆固醇等,吃得太多,反可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导致脑卒中(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脑溢血和脑梗噻)的发生。当然,由于脑磷脂和卵磷脂是神经元的组分,对于一些神经系统处于发育期的人,适当的吃一点,或许有好处,但事实并非是因为这是猪"脑",所以可以补人"脑",即不是"脑可以补脑",而是猪脑含有的一些成分可能为我们神经系统所需。换句话说,不给吃猪脑,而是直接补给卵磷脂,脑磷脂或其他神经活性药物,仍然可以得到效果,并且效果会更好。所以到这里,我们可以说"吃什么补什么"这个说法基本不对。

2010年6月25日星期五

NOD32升级id


EAV升级ID
Username:EAV-32363831
Password:2tekeua2ca

Username:EAV-32363834
Password:e28hmax5k2
Username:EAV-32335645
Password:vcad66m56x
Username:EAV-32335679
Password:62abf6k886
Username:EAV-32363829
Password:jpnmahkv5h

ESS的升级ID:
Username:TRIAL-32574020
Password:3pufpktjns
Username:TRIAL-32574042
Password:r66ka3cca5
Username:TRIAL-32574065
Password:a48fnh5m7t
Username:TRIAL-32574087
Password:cpsr7pkmhk
Username:TRIAL-32574114
Password:tpbtemp3v2
Username:TRIAL-32574135
Password:7xds2a7ksu
Username:TRIAL-32574154
Password:cjfur4dhmv

6月25日的NOD32激活码:
M565-8233-53S8-S3RE-96D3-557T
M565-8233-53S8-S4JB-F7YA-WUER
M565-8233-53S8-S4NA-Y37P-39RB
以上仅为试用id 如果好用请大家购买正品!

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

说课稿模板(非常有用)

 

说课稿模板

关于        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

2010年全国中学化学竞赛(陕西赛区)复赛名单

各中学:

 现将2010年全国中学化学竞赛(陕西赛区)复赛名单转发如下,

望各校及时通知学生认真准备,具体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碑林进校

                                   2010年6月17

2010年全国中学化学竞赛(陕西赛区)

复赛名单(1210人)

 



姓名

地区

学校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闵耕凡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薛子钊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赵庆华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宇洲

西安

高新一中

肖博仁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姜宁馨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来卓元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白东峰

西安

户县一中

魏江博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吴旭东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怡如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史文峥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鹤至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郑照明月

西安

西飞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王忠博

西安

西飞一中

张思远

西安

长安一中

张子尧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吕云飞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宁柯丞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杜武斌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户县一中

曹盼盼

西安

长安一中

赵睿智

西安

西飞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周而方

西安

高新一中

杨怀东

西安

西安中学

阴瑜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翁澎沁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马英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朱坤彤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马博超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郑淦林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刘晨光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萧凌锋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岳光祎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黄天立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李霄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户县一中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郑一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屈稚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宇鹏

西安

庆安中学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樊瀚雄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刘一瑶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尚小光

西安

长安一中

喻兰辰晖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何益迪

西安

高新一中

贺小克

西安

长安一中

扈守日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周登琳

西安

高新一中

张芮瑜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姚鑫磊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博伦

西安

西安中学

郑理方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高雄智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户县一中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倪佳鑫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施雨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赵启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贾亚楠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刘梓毅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杨浩翔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陈明熙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刘云舒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焦骏鹏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赵子健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王思思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园晔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米佩琛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韩雅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陈奕州

西安

高新一中

高照彬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袁博地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杨若艺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鱼俊楷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朱钟晖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贾司瑶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史冰迪

西安

长安一中

魏国华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常英昊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姜艺林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乔冰花

西安

长安一中

白嘉怡

西安

高陵一中

张中辉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伟奇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周婧莹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亚洲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梓璠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申韶磊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许欣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登奎

西安

长安一中

申福龙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阮羽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孙凯迪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黄晨旭

西安

高新一中

高心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逸斌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周至中学

张语珊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胡琦飞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杨丰帆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丁锐涵

西安

高新一中

林郅乔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聂亦函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梁心睿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王梦槢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何超越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何晓楠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闫嘉伟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高亚瑞玺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黄恺瑜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洲格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余汉晨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朱尧于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陈逸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屈靖江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叔阳

西安

高新一中

张耀天

西安

高新一中

穆源朝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刘昱奇

西安

高新一中

朱甲妮

西安

高新一中

张瑞娟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文晓进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张比晨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顾佳琪

西安

高新一中

高宇婷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石瑞淋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王继乐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高昕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周光妮

西安

西飞一中

刘丹平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杨卓然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朱嘉辉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陈逸宁

西安

高新一中

韩松朔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包秦坤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苏钰婕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薛思皓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赵世攀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雷轩东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穆司琪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董继尧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王恒伟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张申冬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樊丹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谢秀川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明浩

西安

高新一中

贺园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唐南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吴炜东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马云龙

西安

高新一中

李军阳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户县一中

赵宇尘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蔡伟洲

西安

高新一中

君妍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郭怀印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嘉辰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王佳昀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段泽明

西安

高新一中

李子恒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刘汉宸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黄开志

西安

高新一中

杜兴逸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冯国强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陈奕希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蒙雨茜

西安

高新一中

方如皓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董梦雅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孟庆全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赵自然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朱江超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曹瀚翔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张李纯一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飞一中

詹家豪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何文多

西安

长安二中

石毓尧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时晓栋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张沛泽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郭祎劼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梦泽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枢桐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胡梦婷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赵羿帅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刘宇宁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林葵庚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肖力木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巩劭翔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赵一博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世麟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宋思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葛可适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白晨启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姜克寒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丁一航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侯岩洲

西安

西安中学

李晓晶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田家炳中学

郝冠华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张珂玮

西安

高新一中

符一凡

西安

高新一中

张寒冰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柴润德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唐南中学

周云横

西安

唐南中学

李佳桐

西安

高新一中

高静雅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谷若怀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龚子一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周正阳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洪安迪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中学

刘时星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王一凡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任和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晨钊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李启恒

西安

高新一中

刘思雨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瑜佳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振宁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呈景隆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雪苗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中学

王武生

西安

高陵一中

鲁一蒙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郭嘉琛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吴昱江

西安

高新一中

吴华颖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常梦婧

西安

高新一中

侯文欣

西安

高新一中

同晨光

西安

户县一中

苗荷佳

西安

西安中学

周泽昊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马志毅

西安

长安一中

高添天

西安

高新一中

董室兰

西安

高新一中

白岩松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关雁铭

西安

西安中学

班墨涵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赵博扬

西安

高新一中

曹雅倩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佳耘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诗楠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冯颖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逸楠

西安

西安中学

张云子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晋钰

西安

高新一中

杨宇轩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陈润泽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薛亦多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薛丹娜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王子言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国际部

宋巧稚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史沛然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葛科勇

西安

西安中学

洪炳沅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安琪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韩杨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何欣平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华清中学

李琛玺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徐沛钰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高天阳

西安

西飞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八十五中学

张佳宁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陈文笛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三中学

蔡兆玮

西安

高新一中

宋乐怡

西安

西飞一中

王延青

西安

西光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闫瑜洁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海桐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兆玉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陈睿博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魏哲旭

西安

高新一中

刘楚薇

西安

高新一中

张文豪

西安

长安一中

石艺璇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夏鸣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储舒宁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东轩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吕城儒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王博文

西安

高新一中

王琳潇

西安

高新一中

张宇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姚耀光

西安

户县一中

周苏田介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冯志林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叶成萌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力扬

西安

高新一中

冯启凡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沈亚坤

西安

田家炳中学

杨宇蛟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正嵩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八十五中学

张美齐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刘彦廷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孙汶慧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杨昆瑛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崔花妮

西安

西飞一中

马浩鑫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韩园昕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范保尔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刘皓晨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常振兴

西安

长安一中

魏晨乐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赵英伦

西安

高新一中

付博文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王若童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刘菡洁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庞天羽

西安

高新一中

肖健鹏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王奇超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刘逸函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天星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茜蕊

西安

高新一中

王扶月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雷旭影

西安

高新一中

曹道帆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王岱玮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苟茜媛

西安

高新一中

师贝柳

西安

高新一中

安佳琪

西安

长安一中

李碧萱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易坤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石川林

西安

高新一中

叶紫河

西安

户县一中

李培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泽宇

西安

高新一中

钟杰辰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梁??

西安

西安中学

郭家瑞

西安

西飞一中

王亦凡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赵晨阳

西安

高新一中

刘克瑞

西安

高新一中

史辰星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郭小美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吴思融

西安

高新一中

李天寓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韦昕岑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昕航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宫宏麟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梁钰坤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杨紫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党瑞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贾凌航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何韫雯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李文强

西安

高新一中

吴浩波

西安

高新一中

杜蒙萌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西安

周至中学

高志远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胡月明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杨琬馨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贺竞萱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郑嘉霄

西安

西安中学

李锦文

西安

西安中学

谭凯心

西安

高新一中

李国庆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周土柠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毛佳敏

西安

高新一中

沈心睿

西安

西飞一中

  

西安

华清中学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王嘉伟

西安

高新一中

张熠辰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卜立潇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郁博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费如锦

西安

田家炳中学

侯旭阳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齐一榕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王佳文

西安

长安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邢小光

西安

华清中学

张瑞城

西安

高新一中

龚宇泽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伟民

西安

高新一中

王朔旸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田静怡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唐亮宇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唐南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牛牧云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陵一中

张佐罗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陈昊天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王涵雨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小燕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张佳喻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八十九中学

刘牧云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兆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语嫣

西安

西安中学

李泽宇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罗泰来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洪李渊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华清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师晨翔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胡悦晨

西安

户县一中

牛智昊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夕子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辛诗苑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中学

王颖文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惠菁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余安琪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杨子岩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光中学

范学智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刘远修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王敏鹤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曹致予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陈国青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黎慕春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郭少雨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陈凤仪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杨阳宇尘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左雪雯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郝国荣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黎萌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邱琬蓉

西安

高新一中

侯萧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康新雨

西安

高新一中

雷宏兴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刘俊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倪睿贤

西安

高新一中

梁诗琪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杜光亭

西安

高陵一中

王锦涛

西安

田家炳中学

刘心雨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李子豪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长安一中

李越鹏

西安

高新一中

姜心彤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杨珍子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琛宇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中学

宋英杰

西安

华清中学

周智康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李嘉伟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顾泽坤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许丹桐

西安

周至中学

刘育伟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郭冰洁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中学

唐娇姣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王雅琪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朱旭东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孙嘉慧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王鑫磊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晋鑫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李东鹤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户县一中

郭芳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王昊辰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王基策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赵伟昌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费可可

西安

城关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张致远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王一舒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凯清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郭真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高博超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杜欣林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马家伟

西安

高新一中

裴紫馨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杨宇轩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非凡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陈佳文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熊凯文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八十五中学

张木行维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惠安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孟子豪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邢瑞哲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西安

西飞一中

包凯华

西安

高新一中

范天伦

西安

长安一中

罗乐乐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姝璇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冯彦浩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徐秋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高一凡

西安

长庆二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朱国宁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安明远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李柢颖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陵一中

孙鹏涛

西安

西飞一中

周禹龙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张婉玲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常超锐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王一霖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金雨馨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华山中学

王睿林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魏向阳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程世轩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徐鋆鹏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王夏楠

西安

长安一中

张佩佩

西安

西安市八十五中学

张恒睿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惠安中学

张佩瑶

西安

高新一中

郝艺楠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心照

西安

西安中学

君泽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宇涛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新一中

陈欣伟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颖菲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羽中豪

西安

庆华中学

应韩丹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格格

西安

高新一中

张海波

西安

周至中学

张晓凡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张小雅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胡晨晨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陵一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长庆二中

李文璐

西安

高新一中

范乾瑞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冯奕佳

西安

高新一中

刘子尧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刘言宁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闵煜鑫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陵一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中学

王浩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陵一中

王怡欣

西安

高新一中

郭东昊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关山高中

张健豪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袁木子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牧原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高乐天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甄儒明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焱琪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李书宇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赵馨怡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赵浦媛

西安

西飞一中

孙嘉平

西安

西安中学

陈卫东

西安

田家炳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国际部

陶世嘉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田雅榕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高陵一中

李佳辰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屈伸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欣泽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刘格格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奥舸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屈奕阳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皮李刚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云登武

西安

高新一中

李嘉喆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杨珈蒙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文倩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张嘉晟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孙智诚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肖博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薛成哲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郭方月

西安

高新一中

杜徐航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李单单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承伟

西安

高新一中

韩方欣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赵晨雪

西安

高新一中

何方良

西安

高新一中

周宇轩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苗雨桐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吴嘉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珈铭

西安

高新一中

杨比寅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李怡芳

西安

西安中学

胡瑾瑜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朱博文

西安

高新一中

黄兰清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付向阳

西安

西飞一中

赵康智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马青衿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潘鹏达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杨迪轩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欣阳

西安

高新一中

陆明辉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一飞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赵彼得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洪孟扬

西安

高新一中

王宇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王涵晴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周至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陈博阳

西安

唐南中学

  

西安

华清中学

朱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梁俊麟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中学

安启元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丁先慧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文浩

西安

高新一中

刘蒙迪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刘恪恪

西安

第六中学

丁琳娟

西安

西飞一中

赤丰华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冉艺辉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喻昭宁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斳兆晨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岩山

西安

铁一中国际合作学校

王思珂

西安

拽湖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张乐毅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马一鸣

西安

高新一中

李轩颐

西安

高新一中

马瀚笙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飞一中

张启微

西安

西安中学

张昊天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佳琪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史勇博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苏欣洲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马奔驰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毛淑娟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宋佳良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朱行一

西安

高陵一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成思

西安

高新一中

姜美心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郭晏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邢麟舟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第六中学

邢智国

西安

西安市第三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陈兆希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赵沛炎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杨志城

西安

西安中学

刘星索

西安

高新一中

刘希鹏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赖丽洁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丁小益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唐南中学

王勇飞

西安

长安一中

李逸飞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王钟毓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钟奕昕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王维佳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李弈锟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思晨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熊凯舟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陈炜杰

西安

高新一中

陈茗南

西安

高新一中

杨凌波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张玉莹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杨薇秀

西安

西安中学

李雨桐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焦佳瑶

西安

高新一中

张逸文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焦子函

西安

高新一中

郭文强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郭昱昕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林则仁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白瑞宁

西安

高新一中

王旭亮

西安

周至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陈昱任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任双双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邢博东

西安

西安中学

宋文江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贺子轩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潘宇光

西安

高新一中

王曦锐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二附中

贺嘉琪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晓雯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孙竞凡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丹萍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刘漪纹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全朋洋

西安

西安市六中

秋田田

西安

高新一中

秦家祺

西安

高新一中

王一铎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杨雅茹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彭绍岚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黎沛欣

西安

高新一中

陈玉成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唐南中学

吕霁桐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城关中学

唐德璟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华清中学

陶一丹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汪怡珂

西安

高新一中

苏兴池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周至中学

韩新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张文鹏

西安

西安市二十六中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黄轶坤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荆文奕

西安

西安中学

李萌乔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权家东

西安

西飞一中

王天煜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刘嘉玮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葛嘉昌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睦永超

西安

高新一中

徐奕昕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薛思贇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赵思媛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曹靖康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罗弘毅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夏子恒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赵行雨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陈思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吕浚华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贾星宇

西安

高新一中

李琰清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罗旭祎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闫雪琳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杜晨朵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郭婧瑶

西安

西飞一中

苗文琰

西安

西安中学

闫伟杰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关山高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惠安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吴敬宇

西安

高新一中

余可人

西安

高新一中

李紫航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袁惠欣

西安

西安中学

张嘉玮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刘晴宇

西安

西飞一中

崔怡嘉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佩栋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国际部

  

西安

周至中学

吕剑楠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陈领航

西安

周至中学

张钰琛

西安

高新一中

陈羽南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关振东

西安

长安一中

李晶晖

西安

高新一中

赵原卉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唐南中学

张耀芳

西安

高新一中

祁昊楠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乐楠

西安

高新一中

刘宗朴

西安

唐南中学

杨殿禹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许静文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席钰军

西安

高新一中

张书浩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周至六中

徐泽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李嘉骏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西安

周至三中

来云鹤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朱启阳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李鑫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分校

李恒勃

西安

周至中学

李文霞

西安

八十九中学

李小滨

西安

周至二中

张思坤

西安

临潼中学

郭宇星

西安

八十五中

  

西安

西航一中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梁炎兴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二附中

林飞宇

西安

西安市第三中学

赵科峰

西安

西光中学

  

西安

长安一中

李昱樟

西安

周至六中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五环中学

赵瑞堃

西安

长安二中

李雪童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李钰航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张小卫

西安

关山高中

郭万鑫

西安

西安市八中

  

西安

临潼中学

郑海丹

西安

西安市八十五中学

  

西安

周至中学

张又川

西安

西港花园高级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百鑫沂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李永刚

西安

陕师大锦园中学

张祎凡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郭梦瑶

西安

华山中学

李斌镏

西安

远东二中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国际部

  

西安

华清中学

张文婷

西安

黄河中学

李良梁

西安

庆华中学

  

西安

周至中学

冯洁文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赵银苹

西安

周至三中

  

西安

周至三中

张阳坤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志宽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李米杨

西安

西铁一中

付健康

西安

第三中学

安祖兴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李明辉

西安

西航一中

郭潇洒

西安

周至中学

  

西安

八十九中学

  

西安

西港花园高级中学

庞林豪

西安

周至六中

杨天佶

西安

五环中学

贺亚妮

西安

长安二中

陈晓光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魏鹏飞

西安

临潼中学

陈亚玲

西安

周至三中

孟义博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潘星宇

西安

高新一中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王毅旭

西安

户县一中

王晔阳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王洋洋

西安

华山中学

  

西安

长安二中

董鹏程

西安

第三中学

  

西安

西安市八中

  

西安

八十五中

相小刚

西安

西安六十六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马亦驰

西安

庆华中学

肖昱坤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西安

电厂中学

姜雪琦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马中南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二附中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漫田田

西安

户县二中

  

西安

长安一中

夏梦洁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毛恒博

西安

周至六中

  

西安

第三中学

武文涛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武文杰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西安

唐南中学

马卓奇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宋相熙

西安

西安市第三中学

邓逆涛

西安

第三中学

胡文博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党延样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西安

西电附中

  

西安

周至六中

  

西安

八十九中学

王许琳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胡新春

西安

七十五中

  

西安

庆安中学

  

西安

西航一中

崔乔栋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孙楚昕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田昊任

西安

庆安中学

胡颖林

西安

三十四中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马文博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二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呼延路

西安

长安一中

任冲鹭

西安

周至中学

王施瑶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胡博超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华清中学

任泽平

西安

西安市第三中学

  

西安

西港花园高级中学

胡健颖

西安

西安六十六中

尚子超

西安

临潼中学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西安

太元路学校

申皖军

西安

远东一中

沈宇辰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

王星雨

西安

西安中学

  

西安

周至六中

刘馨远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张超

西安

西安市八十五中学

张勃华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二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刘双环

西安

黄河中学

刘腾飞

西安

太元路学校

刘宇博

西安

庆安中学

  

西安

庆华中学

  

西安

周至六中

  

西安

田家炳中学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于诗然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长安五中

  

西安

西光中学

马芫菁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刘夏林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张鹏涛

西安

长安六中

刘柏均

西安

庆安中学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周至中学

  

西安

高新一中

巨斯达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八十九中学

郭展扩

西安

周至中学

  

西安

田家炳中学

  

西安

黄河中学

张嘉琪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二附中

  

西安

西安市第三中学

刘焕静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韩欢欢

西安

华山中学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刘泽洲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二附中

何睿文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西安

高新一中

罗思格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严智强

西安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郝永洁

西安

周至中学

殷海鹏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罗至利

西安

西航一中

  

西安

太元路学校

姜艺舒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西安

长安一中

徐怡飒

西安

周至中学

徐栋彬

西安

西安六十六中

熊子瑶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罗一迪

西安

西安市八十五中学

卢金鳞

西安

唐南中学

陈嘉智

西安

庆安中学

姚佳呈

西安

西安市铁一中学

刘姿辰

西安

唐南中学

韩志超

西安

西安市八中

  

西安

工业园高中

杨宇轩

西安

唐南中学

吕振伟

西安

西北大学附中

龙寒杨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段斌超

西安

户县二中

  

西安

育才中学

  

西安

西安高级中学

  

西安

黄河中学

吕博文

西安

东元路学校

郝无忌

西安

西安市第一中学

杨嘉乐

西安

七十五中

  

西安

田家炳中学

柳万翔

西安

西安六十六中


 


 

 

 

 

                                 陕西省中学化学竞赛委员会

20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