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星期五

斐林试剂与班氏试剂的区别

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否则实验难以得到满意结果,因为此反应利用的是斐林试剂中的Cu(OH) 2产物作为弱氧化剂参与与还原糖的反应,而我们知道,Cu(OH) 2是一种沉淀物质,放置过久沉淀过多则不利于反应,而班氏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它利用柠檬酸作为Cu2+的络合剂,使溶液稳定、灵敏度高且可以长期使用,故更简便。

   班氏试剂与斐林试剂比较
    首先,两者的配方不一样。斐林试剂主要由质量浓度为0.1g·mL-1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1的CuSO2溶液配制而成。其中0.1gmL-1的NaOH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0.05g·mL-1的CuSO4溶液称为斐林试剂乙。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为:①400mL水中加85g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②50mL加热的水中加入8.5g无水硫酸铜,制成CuSO4溶液;③把CuSO2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如产生沉淀可滤去。


其次,两者在反应原理上略有差别。利用斐林试剂鉴定时,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直接反应产生Cu(OH)2,Cu(OH)2和可溶性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班氏试剂中Cu(OH)2的产生却是这样的:柠檬酸钠和碳酸钠均为强碱弱酸盐,在水中它们均可水解产生OH-,与柠檬酸钠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时,Cu2+和OH-结合,生成Cu(OH)2,Cu(OH)2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第三,两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不同。斐林试剂甲和斐林试剂乙可强烈反应产生Cu(OH)2,Cu(OH)2很容易沉淀析出,因此斐林试剂一般为现用现配;而班氏试剂的配方中,柠檬酸钠Na2CO3为一对缓冲物质,产生的OH-数量有限,与CuSO4溶液混合后产生的Cu(OH)2浓度相对较低,不易析出,因此该试剂可长期保存。


  无论利用班氏试剂还是斐林试剂,归根结底都是Cu(OH)2与醛基反应而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因此两者反应现象一样。

   本尼迪克试剂就是班氏试剂

   有时在参考书上会看到本尼迪克试剂,其实就是班氏试剂,因为是由斯坦利·本尼迪克发明的!
斯坦利·本尼迪克(Stanley Benedict):生物学家、化学家。大名鼎鼎的本尼迪克试剂,又称班氏试剂的发明者。本尼迪克试剂,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就是硫酸铜加上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的水溶液,主要以二价铜离子来检验还原性糖主要是葡萄糖,非常好用,可以由使用过的试剂由红、橙至黄的颜色来粗略定量。其妻子鲁思·本尼迪克(Ruth Benedict)出身书香门第之家的女人类学家

   利用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可以进行尿糖检测
   实验原理 尿液中葡萄糖属可溶性还原糖,可以用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检验。
   材料器具 人体新鲜尿液,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班氏试剂。
   步骤:
    (1)在试管中加入1mL班氏试剂,加热到沸腾,如不变色,则可使用。
    (2)再在试管中滴人2滴新鲜澄清的尿液,摇匀。
    (3)加热上述混合液到沸腾,并持续2min~3min。
    (4)观察试管内混合液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是否有沉淀物产生,并按表5提示作出判断记录。
   混合液现象 —记录符号 含糖量
   混合液呈蓝色或蓝灰色 - 0.02g/100mL
   出现浅黄绿色沉淀 + (0.1~0.5g)/100mL
   出现黄绿色沉淀 ++ (0.5~1.4g)/100mL
   出现黄色沉淀 +++ (1.4~2.0g)/100mL
   出现橘黄色沉淀 ++++ 2.0g/100mL
   注意事项:
    (1)班氏试剂和尿液混合液的体积比例应为10:1。
    (2)如是糖尿病人,检验前两三天最好停止服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